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 本院概况  师资队伍  教学管理  教学建设  实验实训  学科科研  党群工作  学生天地  下载专区  学校首页 
新闻动态
 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/正文
学生二党支部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学习小组成果分享
2018-06-21 23:44  

   曹谷溪:陕北七年是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

曹谷溪,笔名谷溪。中国作协会员。1941年生于陕西省清涧县农村,曾任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、《山花》文学报和《延安文学》主编、路遥文学院院长。1975年曾采访习近平,写成延川县大办沼气的通讯《取火记》。

    

     15岁来到黄土地时,我迷惘、彷徨;22岁离开黄土地时,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,充满自信。作为一个人民公仆,陕北是我的根,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:要为人民做实事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--《我是黄土地的儿子》习近平

.与众不同的“热血青年”

    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,别人做事从“零”开始,习近平却要从"负数"开始;别人可以平地建塔,他却还得垫平脚下的坑,夯实基础,才能开始建塔。

    习近平与其他知青不同的地方,我觉得有这么几点:一是生于高干家庭,具有开阔的视野;二是生于革命家庭,具有坚定的政治理想;三是在“文革”中插队当知青,使他更具有百姓观念、法制意识。

.克服困难,建造沼气的实干家

    在建造沼气池的过程中,习近平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,遇到的困难都由他来解决。为了维修沼气池,习近平带领几个青年,把沼气池里面的水、粪便,全部挖出来,然后下到沼气池里,打着手电筒找裂缝,用水把裂缝冲洗干净,再用水泥仔细地修补。在炎热的夏天,沼气池里臭不可闻、一片漆黑,憋得人喘不过气。这种又脏又累的伙计,恐怕许多人是不愿意去干的。

    习近平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修建沼气池,或许就这件事本身来讲,这只是他人生的一次小小的历练。但就这件事产生的后续效应来讲,对当时整个陕西省的影响是巨大的。所以一定不要轻视工作中的那些小事。做大事的人,都是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,而人的情操也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。

.酷爱读书的好青年

    在我多年、多地、多人的采访中了解到,习近平几乎视读书如吃饭、饮水一样必不可少,是同样重要的生活内容。干农活休息的时候,大家都在田间地头休息,男人们或聚在一起抽旱烟,或去山洼里砍柴禾、拔猪草。女人们抽空儿纳鞋底、做针线。习近平总是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埋头读书。他在山上放羊,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,自己就坐在地畔上读书。每天晚上,他都在煤油灯下,读书到深夜。

.读后感

 

 

 

谷志敏

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,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超出一般人的努力付出。而且机遇也不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,它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,应该充分利用资源,多给自己充电,自信地迎接每一个使自己变优秀的挑战!

谢小彤

通过学习,我深刻体会 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那段艰苦历程,面对困难他选择了顽强的拼搏和无私奉献,作为学生党员,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敢于吃苦,敢于拼博的精神!

朱静

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引擎,不畏艰难才是前行的中坚力量,习总书记在这本书里给我们广大青年很好的诠释了心中有信仰,脚下才有力量。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“磨刀石”,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。作为广大青年学子,我们应该将激昂青春梦紧紧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。

 

关闭窗口

bet 365亚洲版登陆教育科学学院  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
电话:029-81530201  邮编:710100